壮族的贝侬是什么意思 壮族语呗侬是什么意思
Author
生成
海报
公众号名称

公众号描述

关注
壮族的贝侬是什么意思 壮族语呗侬是什么意思
04-01

□ 韦 佐

没想过,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广西壮族人,去了三千里外的普洱,认识了当地的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贝侬,还和他们一起哏喽。

9月26日,在一个叫大寨的傣族村子里,起初,我用一辈子也说不标准的普通话、继而再用桂柳话和讲云南当地话的70后村民陶秀平、陶华安两人交谈。桂柳话和云南话同属西南官话,交流起来没有障碍。而我和他们接触,事先没有约定,话题随意散漫,无拘无束。

陶秀平、陶华安目光祥和,质朴热情。刚一落座,就招呼我尝尝他们自家蒸制的糯米糍粑点心。每一块点心都是搁在一片新采摘的树叶上,然后再慢慢地蒸制而成的。我细细地咀嚼着,唇齿间隐隐盘旋着风吹稻花和雨浴木叶后淡淡的清香。

大寨村是个傣族村,500多人。是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迁糯村的一个自然村。大寨,对于60后可谓过目不忘。

到大寨村之前,我们参观了距离陶秀平家一百米开外的迁糯佛寺。迁糯佛寺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是清代古建筑,距今近240年。佛寺规模宏伟,形貌古朴,造型奇巧,是云南较大的傣族小乘佛教寺院之一。大殿墙基有佛经故事石雕、挑檐和藻井上的木雕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进入大门,但见一名住持坐在房檐下,一边安然抽着水筒烟,一边翻阅贝叶经。经叶上神秘的梵文,我们一字不识。寺院空地,红得发紫的鸡冠花开得如火如荼。滇西南大地,连僧人也一样住在繁密灿烂的花木之间。

很多人只知道傣族有个泼水节,却不知傣族还有一个跨时3个月的关门节、开门节,而且过得特别地隆重、虔诚。陶秀平说,这个节日,村里的老年人是要去佛寺住下的,而小孩子们要去送饭。在云南,关门节、开门节也是布朗族、德昂族、佤族人的共同节日。泼水节让清水与肢体狂欢,而关门节、开门节,则是让信仰与心灵在潜默中教化。

通常,人们把傣族分别称为旱傣和水傣。前者因接近汉族,称为汉傣,但讹传为旱傣;而保持民族特点较多的傣族,则称为水傣。 陶秀平念过高中,在村子里算是文化人。他说,当地人通俗地理解是,住丘陵山地的,叫旱傣;而住在水边、以水稻作物为主的,叫水傣。

大寨村的农作物、经济作物主要为水稻、甘蔗、玉米、烤烟,许多农户还搞起了养殖。像陶秀平家,还养了四五十头猪,放在山上。作为旅游区,不少人家早就开起了农家乐。陶秀平、陶华安家,每家都一子一女,子女或在昆明、普洱上大学,或在当地念中学、小学。日子过得安然而安稳。当然,偶尔天灾除外。

2014年10月7日,景谷县发生6.6级地震, 给迁糯村村民造成很大影响。当时,就是还没有被震倒的房子,也都成了危房,因此统统要重建,国家给予了较高补助。灾民们很快都建起了新楼房。陶秀平说,政府虽然有补助,自己也要想方设法重建房子。为此,他借了不少钱。不过,他乐观地表示,再过三四年会全部还清;还说,你们城里人买房,不也得按揭一二十年嘛。

交谈中,我想到了有关傣族语言文字的事。许多年前,只略知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但多年来,一直没机会与傣族同胞面对面地简单探访一下这个话题。

于是,我用桂柳话试着问起一些日常名词、动词用傣话如何说。比如,大象,用傣话怎么说?陶秀平、陶华安几乎异口同声回答 厂;老鼠怎么说,叫糯;牛怎么说,叫怀……问了十多个日常名词。我这个母语为壮话的壮族人,有百分之六七十能听得懂。

末了,又问喝酒用傣话怎么讲,他们说叫噙喽,与广西壮话哏喽略有差别。在广西壮话里,连许多汉族人都知道 喝酒叫哏喽。最后,我反过来问贝侬是什么意思?陶秀平、陶华安一致笑答,贝侬就是兄弟姐妹、亲戚或关系特别亲密的朋友的意思。

好一个贝侬!这与广西壮话几乎同音同调。我想,千百年前,不少民族的先民,他们一起生产一起生活,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过一样的节日。但由于年代更迭,族群迁徙,才衍变出如今不同的民族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幸好,我们还保存了各自的母语。母语,就像一道带光的密码,它穿越岁月的风尘,解读并照见了我们无法返回的前生。

哏喽,当然是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日常用语。晚饭时分,我们坐在陶秀平家隔壁、一个庭院敞开的农家乐里一起哏喽。喝的是傣家人自酿的苞谷酒,酒色清冽,酒性爽烈。同座的,有来自新疆伊犁、江苏海门、河南洛阳、广东湛江等近10个省市的报界同仁。我是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举办的中国百名文化记者普洱行的第二组成员之一,这一组五六十人。

和我们一席,有个永平镇的干部、彝族女子小董,能说会唱。她一边介绍当地民风民俗,一边热情地敬酒。几杯酒过后,她动情地唱起山歌来:想你想得掉眼泪,阿哥/摘来一束并蒂花,阿哥/相思话儿汇成河,阿哥……

我们问,是彝族情歌么?小董说,是佤族人的情歌,歌名叫《想你》。在傣族人家,彝族女子唱着佤族人的歌,大家丝毫不觉有什么违和感。

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各少数民族像贝侬一样和谐相处,各民族文化自成特色,又相互包容相互融合,这是我普洱之行及此前一个月的西双版纳之行后获得的最大体会。

记得来景谷县的大巴上,有人问起带队的普洱市文产办主任施文艳本人是什么民族时,她说是彝拉族。什么时候有个彝拉族?施文艳笑称,她是彝族和拉祜族的后代,就叫彝拉族嘛。在普洱的几天里,问当地的一些干部,属少数民族的很多;而一些家庭里有三四个少数民族的,也不稀奇。

当进一步深入了解普洱的民族团结誓词碑背后的故事,更让人深感一方水土的民族团结是一个传奇般的承传和存在。不用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便是最好的见证。

解放初期,西南边疆工作有三项任务:清匪肃特、巩固边疆、民族工作。核心是民族工作。当时,敌我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错复杂。为维护民族团结,革命先烈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1950年12月27日至1951年元旦,中共宁洱地委召开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全区26个民族的代表与地方党政军领导人剽牛喝咒水后宣誓立碑。碑文誓词: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用傣、拉祜、汉文书写签名。此前,普洱专区代表赴北京参加了国庆周年观礼,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们按照毛主席和邓小平的指示精神,以会盟立誓,刻石铭碑的形式来表达各族人民团结到底的决心。民族团结誓词碑是新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就像贝侬一样。迈向中国梦的步伐才会更加整齐,铿锵。

当天色由青转黛,又到起身上车的时候了。可是,我还没站直,身后有两个穿着傣族服装的中年男子包抄过来。定眼一看,不就是个把小时前和我交谈的陶秀平、陶华安么?当时,两人穿的是便服。我顿悟到,他们穿着民族服装,是体现着盛情和郑重啊。

贝侬,请留步,噙喽!噙喽!两人每人敬我一杯,我又回敬两杯;最后,三个人又搭着肩一起又干了一杯。叫一声贝侬,喝了五杯酒,我浑身热乎乎的。

《想你》的歌声在身后再次唱起。在回景谷的车上,我一遍又一遍听着一首叫《实在舍不得》的拉祜族民歌。听着拉祜族女歌手李娜倮穿云破雾般的天籁之声,和歌声里云雾般弥漫的别情离绪,真的让人难分难舍。刚刚认识的贝侬,不知此后何时再相逢。

好在,我们加了微信,如今不时在通信。往后,普洱通了高铁,交通更会便捷。到时,我们将会相互往来,再去看看贝侬。

本文由同城头条作者上传并发布,同城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同城头条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 0

第一次接受赞赏,亲,看着给啊

赞赏
0人赞赏
1
3
5
10
其他金额
金额(元)
赏TA
申请头条作者号

便民信息

更多

推荐阅读

热门评论
随便说点什么
发表评论